查看原文
其他

【观察】柳袁照:满怀诗意做教育

2015-04-06 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教育是诗性的事业。从欧洲的“新学校”“新教育”,再到夏山学校、巴学园,这些寄予着人们梦想的教育运动或具体学校,不约而同都有一个共同点:饱含诗性。被誉为“最中国”学校的苏州第十中学,就是这样一所学校。柳袁照是这所学校的领军人物,也是国内诗性教育的率先倡导者。日暖风香时节,记者又一次来到十中。


金色的召唤


  柳袁照的经历是一个“圆”:1974年从十中毕业,插队、读书、做教师,接着是教育行政工作者;离开母校28年后,他回到出发地。


  “坦率地说,2002年我回来时,并没带来什么高深的办学理念,就记着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国家把整个的学校交给你,要你用整个的心去做整个的校长。”柳袁照说。13年来,这句话一直镌刻在他心里。


  始创于1906年的十中,前身为苏州振华女校。校园原是清代苏州织造署旧址。在时间的深处,学校拥有许多精神上仍然栩栩如生的名人:蔡元培、费孝通、杨绛、何泽慧……得天独厚的历史传统,令人艳羡的教育场域,柳袁照清醒地意识到这份幸运的价值。他同样深知,深厚的文化积淀并不必然带来学校新的发展。怎样将上天厚助十中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转化成独特的教育资源、写好“自己的句子”?他把目光投向校园及其丰赡的历史。


  “校园就是一本书、一门课程,其中的一草一木、一石一屋,都要成为学生能浸润其中的文化教育元素。”在他看来,校园不仅仅属于学校物质层面,它更关乎学校的使命,关乎学校的办学境界。


  2006年百年校庆之时,柳袁照带领全体教师“修旧如旧”改造学校,不砍树,不拆房,而是回归历史与传统,把学校有形与无形的环境融入吴文化的背景中。这个过程,持续了5年,十中成为名闻遐迩的园林式学校。“柳袁照把校史从纸上搬到了地面,让师生能够时时刻刻接触到、感受到。”该校资深语文教师、八旬老人秦兆基说。


  重建和重现需要有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敬畏,更需要一种发现的眼光和创造的激情。柳袁照带领师生们致力于让弥散在校园的“文化记忆”复活,挖掘学校精神文化考古层和核心层的价值。对全体师生们来说,谈起许多历史细节和故事可谓“如数家珍”。


  特级教师徐思源带领一批年轻的语文教师,用3年时间编著了《百年讲坛——名人演讲录》。柳袁照在序言中写道:“百年名校历史上的名人精神,是一种金色的召唤,时刻引领着十中向前。”十中的学生们则以校园的“楼、馆、廊、亭、斋、园、门、石”为对象,以各种注记为线索开展研究性学习,编纂了《百年足迹》成果集,阐释校园文化的意义。以此,柳袁照和同事们“复活”了学校百年历史上的名人,并使之成为十中现实的精神和文化。


  几年前,柳袁照曾接待河北某市一位主管教育的副市长。在校园里待了好长一段时间后,这位副市长仍不舍得离去。夜里10点,他给柳袁照打来电话,突兀地问:“我真想送孩子到你这来读书!假如分数不够,要缴纳多少费用?”并感慨: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一定会被熏陶出完全不一样的气质与素养。


教育应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


  浸润于“最中国”的学校,柳袁照的灵性复苏了。近几年,他在《人民文学》《诗刊》《文汇报》上发表了100多首诗。作为诗人,柳袁照的生命在于创作,在于超越;而作为校长,他又是务实的,他必须为师生的成长负责。


  面对日趋功利化的教育现状,从2008年起,柳袁照结合百年办学史,率先提出“诗性教育”,并结合对教育现状与教育应有价值的深度思考,提出了诗性教育的3个特征──“本真、唯美、超然”。“以学校的每一天成就每一个学生的本色人生”成为十中人的教育箴言。


  “教育的目的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柳袁照认为,一个多世纪以前,首任校长王季玉实践“办学强国”梦想,对民族的社会进步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而本着对民族教育理想的追求,作为承继者,应以这样的文化传统开启符合时代需要的教育尝试,面对时代要求提出创造性转换的教育命题。


  诗性教育的“根”源自十中的文化血脉。“倡导诗性教育,绝不是在素质教育之外再举一面旗帜,诗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特色化、个性化、校本化实践。”柳袁照说。


  课堂是实践诗性教育的主要载体和绽放之地。柳袁照鼓励每一位教师建立自己的课堂文化,如此,“每一个师生才有广阔的生长空间。”曾获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展示一等奖的数学教师姚圣海,用英国诗人西格夫里·萨松的一句诗“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来概括他的“审美课堂”追求:“猛虎”象征数学教学的现实指向性和考试目的性,“蔷薇”则象征以人为本、立足学生长远发展的另一面。就这样,在“美的情境”和“美的浸润”中,教师唤醒了学生的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和生命意识。


  “最中国”的校园与诗歌教育天然相融。诗歌是十中师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并且是他们自我确认和相互肯定的心灵力量。学校打造了杏园,设置了诗歌教育课程基地的办公处所。典雅秀美的校园中点缀着多处碑刻,原本就是语文校本课程的教学现场。连点成片,整个校园都成为课程实施的教学场所。一年举办两次校园诗会,每年出刊4本学生诗集,师生有数千首诗作发表。由十中发起的全国中学生校园诗会,有23个省的近50所学校与会,在当下掀起了诗歌“回归校园”的热流。


  有人说,中国文化的根本秘密就在于中国诗学之中,诗性文化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身份证明。一位教育专家来此考察后认为,十中校园里原生态的古树、浓厚的人文气息,让柳袁照的真实个性自然地软着陆,并生成、丰富了他。校园和柳袁照互相点燃:他用诗性点燃校园、点燃师生;校园用历史和文化点燃了他,也点燃了这里的每一个师生。


冉冉地出新人


  刚到校,记者就听说该校2003级毕业生沈博凭对新型抗血栓药物的研究,荣获2014年度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的特别优秀奖。“沈博通过自主选拔进入十中高中部实验教改班。这孩子非常有个性,特别爱钻研。”副校长、数学特级教师罗强曾担任沈博班主任,他说,沈博研究劲头上来了,往往熬夜,第二天会请假休息半天,“老师们都比较了解他,从不过多指责。”


  沈博所在的教改实验班,是2000年十中推出的一项全新探索。2014年,十中在苏州再次首开先河自主招生,创立了以学校创始人之名命名的“长达创新实验班”,着眼于“培养具有人文底蕴、科学精神与创新品质的高素质人才”。就在前不久,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岳良教授受聘担任十中首席科学家和长达班导师。“整合高校和科研所资源,构建新课程体系,是我们推进高中教育改革的方向。孩子们有福了。”柳袁照对此充满期待。


  “科学与人文并重,知性与感性共生”,这句话形象概括了十中师生的学习状态。在这里,每个学生都有一份定制的学业发展曲线图、学业成绩位比图,还有一份学业发展评价手册;十中为高三学生定制专业选择数据库,除了职业倾向测试,还综合个人性格特征、能力水平、家族优势等因素帮助学生选择专业。


  记者到校的当天,恰逢学校为2015届高三年级学生举办高考90天动员大会,柳袁照用充满诗意富有激情的语言为孩子们打气。他心里“装着高考,却不只有高考”。开展诗性教育近7年,十中学生的高考成绩蒸蒸日上。“诗性教育最大的好处就是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在快乐、自由的状态下,把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需求。”柳袁照说。


  与十中强大的“文化场”相映的,还有一个活泼的“课程场”。以柳袁照为核心的教师团队,建设了基于校本的课程群,开发了环境、人文、感恩、智慧、生命、创造等6大类别的校本系列课程,并把零碎、分散的校本课程整合成系统的诗性校本课程,分别制定课程目标和课程方案。50多个校本选修课程的打造,与提升校园文化精神、构建师生精神家园同频共振。


  在柳袁照看来,与知识教育同样重要的是体力训练和精神锤炼。“每个人都要有一项以上的运动特长,这是学生的幸福生活之源”。每年4月,师生们都会忘情地“与太阳同行”——徒步行走30公里。参与了行走活动的学生,在以后的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会说:“60里都走完了,这点困难算什么!”


  江苏省教育学会会长杨九俊多次到十中考察,他用“冉冉地”一词形象地描画新人的成长过程。迎着太阳徒步行走,是十中“冉冉地出新人”最好的注解吧。


每一节车厢都能发出动能


  多年前,柳袁照曾经提倡“推门听课”,抓课堂建设。一次教师大会上,教师沈郁菁上台发言:“能不能改动一个字,把‘推门听课’改成‘开门听课’?”柳袁照一听,顿觉有理:一字之改,境界完全不一样了。


  柳袁照在不同场合都讲过这个故事。这件事让他深受触动,从中悟到:校长切不可自以为高人一等,闭门提出一套理念让教师认同;教师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源泉;自然形成的规则不是令教师反感的枷锁,而是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如何将学校的办学理念转化成为全体师生的自觉行为?柳袁照有一个观点,“每一个教师都是校长”。十中很少召开教师大会,即使开,一般都开成教育教学专题会,或研讨会,或经验交流会。会上也不是柳袁照唱“独角戏”,而是教师上台讲自己的教育信念、教育理念,且“不能泛泛地讲,要有自己的切身感悟”。教师们每一次都认真准备,写成讲稿,再做成课件,事前还邀请校领导或同行去听试讲。“今天的学校,应该颠覆‘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的观念了,高铁、动车时速300多公里,每一节车厢都能发出动能。”柳袁照非常直率地说。


  “每一个教师都是校长”还有一层含义:校长要把教师发展放在首位,不要独木成林。“校长过度发展自己,会不利于学校和师生的发展,特别是不利于教师的发展。”柳袁照留意过自然界的现象:大树下草都不长,因为树独占了阳光雨露。


  十中鼓励教师著书立说。近年来,仅语文学科就有10多个教师著书,或当主编带着课题编书,并正式出版。2014年,又有两本教师编著的校本教材面世,一群中学语文教师为每一位诺奖诗人自撰简介、品赏诗作。“正因为知识学养有欠缺,这样做才对我们具有‘牵引的意义’。”主编之一唐岚说。学校还为每一位特级教师开设教学专题研讨会,通过研讨来提取这些教师身上的优秀“教育基因”,通过基因的优势互补,培养更多的大师级教师。


  “强调校长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时候,不能只专注于他们‘技术’的发展,而疏忽了人文素养。”柳袁照认为,一个只会在技术层面做教育的人,无法保持自身的原创品性;而丢失了原创精神的教师,如何以自己的原创精神去影响学生?为了自身的“制度性发展”,有些事需要做,但不能仅仅只做这些,必须拥有自己的“加减法则”。


  程之颖是一位“擅长利用学科背景做教育”的教师。在一次教育研讨会上,他用“量子纠缠态”的物理现象,表现师生的默契乃至心灵感应,让柳袁照至今不忘。“对一个教师来说,学识固然重要,但是他们的情怀、涵养,以及他们的感悟、体验等能力,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创造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柳袁照写过一首名为《树》的诗,诗中树的意象“每一天都在隐秘成长”。这种成长,不独十中一草一木,不独柳袁照,还有从这个园子里进出的每一个活泼泼的生命。


(文章来源于 江苏教育报)



守望新教育微信号:swxjy_cdq

汇聚新教育的创造,探寻好教育的真谛,分享追寻者的美好,助力有缘人的梦想。守望新教育,追寻真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